多年前試過2002 Pierre Peters Les Chetillons,覺得它的品質非常高,因此特別留起了三支等佢陳年和繼續瓶內熟成。過了幾年,現在便想把同年級的 Dom Perignon 和 Pierre Peters Les [...]

在眾多香檳類型中,最昂貴的種類應該算是late-disgorge的香檳。這些香檳在瓶內進行二次發酵後,會在香檳廠內進行非常長久的熟成,例如今次飲的1970 Dom Perignon Oenotheque就是經過了長達40年的熟成,直至最近才能進行除渣(disgorgement)並推出市面。可惜由於產量很少,這支1970 Dom Perignon Oenotheque的價錢就要約一萬元一支。之前第一次試1969 Dom Perignon Oenotheqne有此生無憾的感覺,今次再試1970年又會如何? 現時市面上late disgorge的香檳主要有Bollinger RD、Veuve [...]

夏天到了,又是飲香檳和白酒的時候。有朋友就想搞一個香檳晚餐,一行十一人,共五款白檳,每款兩支。 很多人可能會覺得香檳就是香檳,風格大同小題異。但使用不同的葡萄品種、在木桶或不銹鋼進行發酵、不同的發酵溫度、 進行 malolactic fermentation 與否、二次發酵後的陳年時間、 添加糖份的份量和使用多少reserve wine, 都令不同的香檳 呈現有很不同的風格。更不要忘記不同的泥土對葡萄酒的影響! [...]

這兩天想寫一下博文,但又沒有甚麼題材。酒是天天飲,但又沒有那瓶特別想寫。剛剛看了 Jancis Robinson 寫了一篇關於盲品的文章。文中說 到,她今天已經不會在公開場合盲品,因為大家都會期望她能正確地辦認。但其實今時今日,有很多的葡萄酒風格太過國際化,令葡萄本身和地區的特色消失,要辦認,其實很困難。 但盲品如果主題夠明確,不失為一個能消除偏見,認真地分辦品質優劣的一個方法。就比如說,上個月和朋友試 1997 Salon。以 Salon 的名氣,如果不是盲品,大家一定會被它的名氣所影響。也由於這個原因,我決定帶另一支 [...]

Blanc de Blancs 香檳中的名牌,一般首推 Salon。但 Ruinart 同時也是一家以出品 Blanc de Blancs [...]

說到出名的單一葡萄田香檳,你會想到那些呢?Krug Clos du Mesnil,Clos d’Ambonnay 還是Billecart-Salmon Clos St-Hilaire 呢?這些香檳,全部都最少要港幣幾千元。在香檳區,其中一片最佳的香檳田是Clos des [...]

飲香檳,大部分的香檳,如果不是一些大名字 Grandes Maques,如 Bollinger和Pol Roger,就是小型的 grower champagne,如近期飲的 Agrapart 和 de [...]

Guy Larmandier 以我的印象,在香港似乎比較少見,也是這原因,這是我飲的第一瓶 Guy Larmandier。單看名字,令我聯想起另一家我很喜歡的小型香檳生產商 Larmandier-Bernier,原來 Guy Larmandier 和 Larmandier-Bernier [...]

之前介紹過位於 Avize 的 De Sousa,今次繼續介紹 Avize 的另一星級生產商 Agrapart。我相信大部人可能對 Agrapart 比較陌生,因為在香港很少見到這家小型生產者的香檳。事實上,Agrapart [...]

剛過的一個月,只有幾天在香港。其餘時間,不是去了旅行,便是到了倫敦,參加葡萄酒大師的課程。這一瓶香檳,不經不覺,已是一個月前喝的了。 在香檳的Avize 地區,最閃亮的生產者自然為 Jacques Selosse,但同區的 Franck Bonville,Agrapart 和今次喝的 de Sousa [...]

© 2012 <a href='http://www.vinzealot.com'>Vin Zealot Wine Blog</a> Suffusion WordPress theme by Sayontan Sinha